
约书亚·齐尔克泽要在一月转会窗寻求离开曼联,这消息传来,说实话,没几个人会感到意外。 这桩被寄予厚望的联姻,似乎正以一种大家都相当熟悉的方式,走向一个潦草的结局。
我还记得他刚从博洛尼亚来的时候,顶着差不多三千六百万英镑的身价。 那时滕哈赫还在任上,引进一名在意见过风生水起的高中锋,逻辑上没什么问题。但老特拉福德有时候就是这样,它能成就传奇,也能吞噬天才。上赛季各项赛事49次出场打进7球,这数据,确实有点拿不出手。 而这个赛季更惨,联赛进球账户还没开张,上次为曼联在联赛里破门,已经是去年12月的事情了。 球迷的态度也从期待变成了调侃,这对任何一个球员来说,都是最难熬的。
主教练一换,往往就意味着前朝旧臣的日子不好过。鲁本·阿莫林的上任,以及俱乐部夏窗的一系列操作,基本宣告了齐尔克泽在球队计划中的边缘化。 布莱恩·姆贝莫、马特乌斯·库尼亚和本杰明·塞斯科的到来,让本就拥挤的锋线竞争变得更加惨烈。 尤其是阿莫林的战术体系里,他似乎更偏爱具备灵活跑动和高压逼抢能力的攻击手,这几位新援显然更符合他的胃口。 阿莫林已经明确表示,这位24岁的荷兰人不在他的长期规划之内。 这不是个人恩怨,这就是职业足球。
对齐尔克泽个人而言,时间不等人。真正把他推向离队边缘的,恐怕还是明年夏天的世界杯。 荷兰队主帅罗纳德·科曼的话说得很明白:想入选国家队去北美,就必须在俱乐部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。 这种来自国家队的压力,把一桩俱乐部层面的职业困境,变成了关乎国家荣誉和个人梦想的倒计时。他必须走了,不是想走,是必须走。
现在摆在桌面上的选择,西汉姆联是目前最积极的追求者。 这笔交易对双方可能都说得过去,“铁锤帮”攻击力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,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射手。 而对齐尔克泽,去一个压力相对较小的环境,留在自己熟悉的英超,或许是重新证明自己的最佳跳板。 当然,除了西汉姆,意大利那边也有俱乐部在观望,比如罗马。 毕竟他在博洛尼亚的成功履历,足以让他在亚平宁半岛获得一些信任票。
曼联的态度也很有意思,他们愿意听取报价,无论是直接出售还是先租后买。 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务实的止损,当初花出去的钱,想全额收回基本不可能,通过租借分摊薪水,并设置一个未来买断的可能,至少能挽回一些损失,也算是给这笔不成功的投资一个体面的收场。这种操作,在近几年的曼联身上见得太多了,几乎成了一种模式。花大价钱买来球员,没能完全融入或是不符合新帅要求,然后在一两年后折价处理。
齐尔克泽的故事不是第一个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。他有天赋,否则也不会在拜仁和博洛尼亚留下过自己的印记。但在曼联,在特定的时间点和战术环境下,他的才华没能兑现。现在,他需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世界杯梦想寻找一条出路。一月份的转会窗口,对他来说,来得再快一点就好了。
正规长沙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