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白了,这场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,中国女排就输在一个“人”字上。
手握2:1的大好局面,最后被波兰队连扳两局逆转,比分定格在2:3。这球看得憋屈,问题不在于姑娘们不拼,而在于我们板凳上实在没人了。
必须承认,这支年轻的中国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。吴梦洁的进攻越来越有样了,真有了能独当一面的架势。庄宇珊在场上那股敢打敢拼的劲头,谁看了都喜欢。二传张籽萱,小小年纪展现出了大将风范。
还有王媛媛,在网口的攻拦两端都表现得相当出色。倪非凡的防守和卡位,也确实精准。
但这些亮点,恰恰反衬出我们最大的短板。
当波兰队开始用“车轮战”不断换上生力军时,我们的阵容却捉襟见肘。整场比赛,波兰队不是靠什么绝妙战术赢的,他们就是用人把我们活活拖垮了。
问题最先暴露在接应位置。龚翔宇的强攻本就不是她的绝对长项,面对波兰队这种身高臂长的高拦网,她的进攻打得异常艰难。
一旦接应这个点哑火,连锁反应就来了。波兰队的发球可以肆无忌惮地冲击我们的一传,因为她们知道,即便一传到位,我们的副攻线也很难完全打开局面。
进攻的压力,几乎全部压在了吴梦洁和庄宇珊这两个主攻的肩膀上。
你看第四局,场上局势急转直下,我们大比分落后。吴梦洁的体力明显到了极限,进攻连续受阻,整个人都快跑不动了。
这时候镜头给到教练席的赵勇指导,他显得有些犹豫。其实那个时候,就应该果断用19岁的小将董禹含换下吴梦洁,让她缓一缓,为第五局的决胜做准备。
哪怕董禹含上来也顶不住,但至少能让核心球员得到喘息。可这个换人并没有及时发生。
这种犹豫,直接消耗了我们决胜局最后的能量。
主攻位置,能稳定顶住的就吴梦洁和庄宇珊两人。副攻线上,王媛媛的对角也显得稚嫩。陈厚羽在场上偶尔有灵光一现,但联赛经验不足,关键时刻还是顶不住。
说白了,我们的主力阵容和替补阵容,实力差距太明显了。
当对手发现我们的弱点,开始疯狂施压时,年轻的二传张籽萱和副攻之间的配合也开始出现偏差,传球不再那么精准。这不是她的错,是整个体系压力过大的必然结果。
我们总说要给年轻球员机会,但机会背后是需要老将压阵的。可惜,袁心玥目前没能进入大名单,短时间内无法归队。如果她在,哪怕只是站在场上,对面的拦防部署都得掂量掂量。
这场球是一个清晰的警示。我们的进步肉眼可见,小将们的天赋也毋庸置疑。
但现代排球的比拼,早就不只是场上六个人的较量。
它比的是整个队伍的厚度,比的是你在第四、第五局还有多少体能充沛的球员可以派上去改变节奏。
从这个角度看,我们输得不冤。这一场2:3的失利,打醒的应该不只是场上的队员,更是决定这支队伍如何构建的管理者。光有几个天才新星是不够的,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有深度、经得起五局鏖战的强大集体。
正规长沙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